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优化重组

【字体:

    2023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公布了农牧业第二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结果。我院“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优化重组。

该实验室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平台优势和建站40多年的武川旱作农业试验站的基地条件,2003年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厅挂牌成立。主要开展旱地作物品种选育与抗旱丰产栽培、旱地作物水分养分生理及高效利用、旱作农田土壤培肥与蓄水保墒、旱作耕地质量与农作制度等科学研究。实验室共由27名依托单位固定科技人员和13名区内外科研院所和大学院校流动人员组成,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年轻科技人员主导的结构布局。涵盖作物栽培与耕作、土壤农化、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农业环境、农业生态、农业气象、应用化学等专业,多学科充分交叉,形成了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草原英才、回国留学人员等多名高层次人才组成的核心团队,具备承担并完成国家“973”、“863”、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项目和内蒙古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重点项目、财政推广等各级各类项目的水平和经验。

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国、内外大、中型仪器设备20余台(套),包括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原子吸收分析仪、原子荧光光度计、气相—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超速冷冻离心机、吹氮浓缩器、纤维素测定仪、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等,拥有农用机械20余台(套)。配套有种子资源中期库、土壤和植物样本库、资料档案研究室、计算机室、常规化验室,气象观察站、旱棚网室等,附设办公室、培训学校、仓库和食堂等,具备50名科技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和150人培训的基本设施条件。拥有6个8年以上长期定位试验,其中2004年建立的“栗钙土长期施肥肥效及养分运移规律长期定位试验”已纳入国家长期定位试验数据群,以此为基础野外试验示范基地“武川旱作农业试验站”被列入国家级实验站名录,2019年挂牌成立了“国家土壤质量武川观测实验站”,2022年农业农村部立项批复建设经费1630万进行实验室升级改造,平台基础设施和研发能力会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5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2项、国家基础性长期性土壤质量和农业环境监测项目2项,内蒙古各级各类项目20多项,累计项目经费约2600多万元。自实验室批复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农业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省部级成果推广奖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SCI、EI收录20多篇。研制国家发明和新型实用专利30多件,编制地方标准20余项。多年来,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自治区政府、内蒙古科技厅、内蒙古农牧业厅的支持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旱作农业创新研究体系,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能够合作培养土壤与植物营养、作物栽培与耕作、农业生态等学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并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英国洛桑试验站、意大利农业大学等开展了合作研究和互访活动,建立了创新研究的运行机制




版权所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版权所有蒙ICP备11004172号-1

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22号 邮编:010031 电话:0471-5295007

电子邮件:sfcnmnky@sina.com 传真:0471-5295004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